為配合中央宣傳部組織的“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采訪報道活動,國管局中國機關后勤雜志社主辦“陽光和贏”杯“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主題攝影展。
攝影展投稿通道已于2020年8月20日開啟,將持續至9月25日。即日起,陸續展示經過初步篩選的攝影作品。作品征集還在繼續進行,歡迎投稿。請關注“中國機關后勤”微信公眾號,在底部菜單獲取投稿鏈接進行投稿。
支持單位:中央宣傳部“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協辦單位:人民日報攝影部、新華社新媒體中心、人民畫報社、民族畫報社。
攝影作品征集對象:全國各級黨政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干部職工。
作品展示(三)
以投稿先后為序
00454.《火紅的日子》▲
黑龍江省大慶旗袍文化協會會員載歌載舞,慶祝偉大祖國70華誕。
00455.《為黨旗增輝》▲
今年抗洪搶險期間,廣大武警官兵用鐵肩扛起了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責任,用行動踐行錚錚誓言,為黨旗增輝。
00458.《恩愛》▲
五十年金婚,情比金堅。兩位老人發自內心的笑容溢滿了鏡頭。
00460.《暖心兵姐》▲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梭梭拉打村幼教點,武警四川總隊援建的武警愛民幼兒園建成投入使用,孩子們見到暖心的姐姐,開心地笑了。
00468.《祖孫》▲
河北省石家莊市鹿泉區古村岸下村,興高采烈的祖孫二人。
00474.《快樂莊稼人》▲
山東省商河縣,十里八鄉的村民空閑時間聚集到南岸公園扭秧歌、跳廣場舞、唱小戲,自娛自樂,構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00481.《迎春美食》▲
遼寧省昌圖縣昌圖鎮雙樹村村民正在做粘豆包。
00484.《小模特》▲
山東省棗莊市光明廣場小模特表演秀。新時代的兒童是最幸福的,他們是祖國的未來。
00489.《這下可好了》▲
遼寧省開原市李家臺鄉一對老夫婦受益于精準扶貧政策,市中心醫院專家給他們做了檢查,并告訴他們全程免費治療,老伴兒拿著扶貧手冊對老頭兒說“這下可好啦!”
00491.《土家人的笑》▲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芙蓉鎮,一戶土家人圍著火爐拉家常。
00492.《百企幫百村,共赴小康夢》▲
疫情期間,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駐庫車市牙哈鎮“訪惠聚”工作隊幫助農民銷售葡萄。
00493.《幸福晚年生活》▲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牙哈鎮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安度幸福晚年生活。
00506.《豐收》▲
河北省清苑縣麥收。國家有糧,百姓安康。
00509.《別樣情》▲
陜西省寶雞市。面對花車里即將出嫁的女兒,母親依依不舍,默默祝福女兒生活更加美滿幸福。
00510.《麥子熟了》▲
新時代,收割機、對講機、二維碼支付在農業生產中得到廣泛應用。陜西省扶風縣法門鎮,面對打好的麥子,老鄉滿臉笑容。
00512.《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武鳴區,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也越來越多姿多彩。
00514.《家門口的游泳池》▲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在中央惠農政策扶持下,農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四川省金川縣,去年小院剛修好,今年再添“游泳池”。
00525.《茶鄉壯妹忙》▲
壯族小姐妹采茶。云南省廣南縣底圩鄉依托合作社發展產業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 以黨建帶扶貧、以扶貧促黨建,走好精準脫貧之路。
00529.《共同致富奔小康》▲
安徽省祁門縣柏溪村村民抓緊在秋季做好茶苗培育,期待來年的豐收。
00530.《快樂的雞官》▲
安徽省祁門縣歷口鎮石跡村村民吳炎輝,靠雙手勤勞創業,通過養雞走上致富路。
00532.《笑容》▲
在駐村扶貧書記的帶領下,吉林省安圖縣小荒溝村通過玉米種植、訂單式養雞、集體養牛實現了全村貧困戶集體脫貧。扶貧書記和受惠村民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00533.《分紅》▲
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鎮圩瑤族鄉佛子村村民領到產業幫扶資金入股分紅,喜笑顏開。
00534.《先診療 后付費》▲
廣西壯族自治區大化瑤族自治縣落實“先診療 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政策,方便了貧困群眾就醫,老百姓心里更踏實了。
00540.《蓄勢待發》▲
武漢動車段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水平最高、承擔工作量最多的動車檢修基地,也是世界規模最大的高速列車檢修基地。
00543.《茶余飯后的享受》▲
茶余飯后,北方人和南方人用不同方式享受著安逸閑適的生活:北京街頭的下象棋、成都公園的打麻將;北京的遛鳥、成都的采耳。
00544.《小鎮生活與地攤經濟》▲
貴州省貴陽市古鎮,人們談笑風生,小攤位旁圍滿了食客,大叔挑著擔子賣貨,腸旺面小店現場制作美食,一派興旺祥和的景象。
00545.《扶貧車間的女工》▲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一家工廠采取“國企出資+民企訂單和技術保障+地方政府協助招聘建檔立卡戶”的“混合所有制”產業合作幫扶模式,幫助移民百姓就近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00550.《收獲滿滿》▲
在四川省宜賓市政府扶貧辦幫助下,老漢靠飼養家禽脫貧致富。賣雞的票子拿在手里,收獲的喜悅寫在臉上。
00552.《圣潔甘孜換新顏》▲
在黨的扶貧政策引領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舊貌換新顏,一排排整齊的房屋、一條條寬敞的馬路、完善的硬件設施,給老百姓的生活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00557.《奔跑呀,新生活!》▲
迎新年,四川省蓬安縣委宣傳部同幫扶的龍蠶鎮鷺鷥田村舉辦趣味運動會,莊稼漢趕著家禽奔向新生活。
00563.《感恩》▲
四川省色達縣巴德一家搬入了扶貧搬遷安置新房。他摸著自己制作彩繪的習近平總書記石刻畫像說:“共產黨嘎真切!”(藏語意為:“感謝共產黨!”)。
00565.《北芪菇扶貧項目村民樂》▲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雙廟村積極發展北芪菇種植扶貧項目。村民捧著首批收獲的北芪菇,心里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00567.《老有所養傳孝心》▲
河北省蔚縣孟家堡村建立了“孝心養老基金”,子女為65歲以上的父母交納規定的贍養費,村里給予相應的獎金,每月一并發給老人,實現老有所養。
00570.《精準扶貧在茶鄉》▲
福建省寧德市下黨鄉,政府實施精準扶貧政策,村民通過種植茶葉脫貧增收。
00578.《花海園丁》▲
江蘇省蘇州市,園丁幸福地勞作在花的海洋中。
00580.《“羊將軍”》▲
甘肅省景泰縣。羊倌好似“將軍”,自豪地指揮著他的“羊大軍”。
00581.《舊宅換新屋》▲
貴州省思南縣,政府免費將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舊宅翻建為新房,生活也如房子一樣舊貌換新顏。
00585.《公廁革命》▲
浙江省常山縣從“關鍵小事、民生大事”的高度,在公廁建設和管理上下功夫,提升城區、景區、農村公廁品質和管理服務水平。
00586.《幸福的牧民》▲
近幾年,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西烏珠穆沁旗經濟快速增長,成為西部百強縣市之一。牧民們安居樂業,過上了小康生活。
00591.《土家年豬宴》▲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地區,脫貧后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生活,在年終歲末邀請來自五湖四海的親朋好友品嘗土家特有的“抬格子”年豬宴。
00601.《千戶苗繡》▲
貴州省千戶苗寨忙著刺繡的苗家老奶奶們。
00614.《小康人家》▲
遼寧省鐵嶺縣凡河鎮劉志國一家依靠多種經營增加收入,住上了二層小樓,過上了小康生活。
00619.《秋曬》▲
浙江省常山縣同弓鄉山村第二屆曬秋活動。
00622.《街子》▲
云南省紅河縣保華鄉俄垤水庫街子牛市,每周五昰當地哈尼族的街子,農民們在街子交易牛、羊、豬和各種物品。
00625.《“五好”表彰》▲
陜西省白水縣林皋鎮通過表彰五好家庭,倡導家庭和睦、團結友愛、互敬互愛,努力建設幸福文明新農村。
00627.《致富花》▲
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區,村民正在采摘黃花。今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走進黃花地里,囑咐大家把黃花產業保護好、發展好,做成大產業,做成全國知名品牌,讓黃花成為鄉親們的“致富花”。
00628.《致富地瓜》▲
山東省鄒城市大束鎮武家莊村,積極調整種植結構,大力發展合作社種植,新引進的蔬菜地瓜讓農民每戶每年增收千余元。
00633.《社區踢踏隊》▲
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區建南社區有一個平均年齡超過60歲的踢踏舞隊,連續4年獲得全國踢踏舞比賽冠軍。
00634.《冬奧之城未來星》▲
河北省張家口冰雪運動如火如荼,小學生利用寒假苦練滑冰,為冬奧會獻禮。
00637.《跨越,騰飛》▲
生活改善了,人們更加注重身心健康。山東省萊西市職工積極參加企業組織的體育活動。
00643.《“小紅軍”的夢想紙條》▲
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們來到照金紅軍小學的少先隊隊會上,圍觀哥哥姐姐們書寫的“夢想紙條”。他們很快就會告別幼兒園,加入到“小紅軍”的隊伍中來。
00647.《水鄉調色板》▲
江蘇省興化市大面積種植油菜花,帶動了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也提高了農民的收入。
00650.《曬谷》▲
廣東省饒平縣樟溪鎮英粉村是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示范村,連村民晾曬的稻谷都頗具形式美和韻律感。
00661.《佳節有約》▲
江西省九江市中秋節燈迷會,人們相約猜燈謎、賞秋月,歡度中秋。
00662.《干群心連心》▲
為打好脫貧攻堅戰,貴州省桐梓縣堯龍山鎮鄉鎮干部拿著新農村建設方案,拉上鄉親們一起商討脫貧致富的路子。
00664.《紅馬甲的身影》▲
貴州省桐梓縣坡渡鎮“6.19”災情發生后,各級干部職工、志愿者奔赴抗洪救災第一線,組織群眾開展自救,恢復生產生活。
00667.《自強不息甩窮帽》▲
廣西壯族自治區賀州市八步區開山鎮建檔立卡貧困戶楊啟章,妻兒都是重度殘疾人。一家三口自強不息,制作紅薯粉、養雞鴨鵝,一年總收入7萬元左右,3年前就脫了貧。
00672.《入股分紅》▲
甘肅省成縣二郎鄉村民在扶貧產業合作社領取入股分紅金。
00680.《新農村》▲
山西省中陽縣陽坡塔村夜晚霓虹閃爍,村民過上了幸福生活。
00690.《過年》▲
浙江省紹興市安昌古鎮的居民在準備年貨出售,生活越過越滋潤。
00692.《農民的歡笑》▲
湖北省當陽市農民戰疫情、保豐收,度過了一個一個難關,豐收的喜悅、歡快的歌舞已成為生活的“標配”。
00701.《孤光晨影》▲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西江四橋建設工地,工人日夜奮戰,黎明前的晨光與電焊火花繪就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00705.《大地詩行》▲
種植高山蔬菜成為鄂西北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圖為火燒坪鄉農民收獲高山優質白蘿卜。
00725.《來了,自拍桿》▲
吉林省伊通滿族自治縣建國村建設了文化廣場,滿族秧歌隊隊員們跳起秧歌舞,老漢情不自禁地拿起了自拍桿。
00741.《走上致富路》▲
江西省樂安縣鰲溪鎮安山村一家貧困戶,在黨員干部的幫扶下辦起了養鴨場,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溫馨提示:請即將投稿的作者認真編寫照片的標題和說明文,包括所用名稱、遣詞造句和內容的邏輯性等,篇幅不超過100字。
王京莉? 編輯